深秋里,我去了一趟百坭村。
這個村因為黃文秀而聞名全國。
黃文秀的生動事跡已經廣為傳播,習總書記對黃文秀先進事跡的重要指示早已深入人心,文秀身后的各種榮譽光彩奪目,關于文秀的文章常見于諸媒體,贊文秀的詩和歌在四處唱響,文秀的故事也拍成電影《秀美人生》,以文秀為題材的話劇《扶貧路上》在各地演出。
而我真正踏上百坭村,仍然有太多的感觸。
到黃文秀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百坭村,親臨其境,感受她以百坭村為家的奮斗精神。斗室里簡陋的床鋪,辦公桌上自制的筆筒,她使用的筆和計算器,歷歷在目。低頭看她的工作日記,看她繪制的貧困戶分布圖,想象她跋山涉水,不畏山高路險,走訪入戶,對群眾的事情如數家珍。望著她寫了掛在墻上的書法作品,廚房里群眾送給她的兩個南瓜,兩壇沒有來得及開啟的脫貧攻堅慶功酒壇……聆聽關于她在百坭村點點滴滴的介紹,我心有觸動,眼睛濕潤了。
大山里經歷多少日出日落。泥濘的跋涉,艱辛的攀登,苦苦的探索。一個年輕的生命,迸發如此巨大的能量,那是對大地怎樣的深愛。文秀雖然出身貧寒,卻樂觀向上,報效百色家鄉,奮發作為,那燦爛的笑容,充滿了正能量。
春華秋實,深秋里百坭村瓜果飄香,這里的一切在大變化中,過去的艱苦漸行漸遠,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好。文秀的精神已經充盈在山水之間,彌漫在空氣里,只要我們在這里深呼吸,就能夠感受到那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和氣貫長虹的力量。
這是我參加的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 專題培訓班里的現場教學課程。
46名百色市管干部聚集在百色市委黨校新校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和“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用行動學習法探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孫睿君作了“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輔導,副市長古俊彥給學員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培訓班邀請到浙江省委黨校副教授唐勇講鄉村振興的浙江實踐經驗,廣西區黨委農辦秘書處處長彭書華精彩講述如何譜寫新時代美麗廣西鄉村振興新篇章。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扶貧消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真正解決三農問題,拉動內需,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我們新時代的長征。如果文秀還在,她一定已經出發。那天離開百坭村的時候,文秀的繼任者,也是文秀生前的同事,百坭村現任第一書記,他黝黑又堅毅的形象一直浮現在我眼前?!安猾@全勝,決不收兵!”文秀鏗鏘的聲音在耳邊回響,我仿佛看見無數的黃文秀,在忙碌,在奮進。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只爭朝夕,不負韶華!